分泌性中耳炎(OME)曾被泛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、卡他性中耳炎、浆液性中耳炎、渗出性中耳炎、中耳积液、浆液黏液性中耳炎及胶耳等,其是指不伴有急性炎性表现的中耳积液,以中耳积液(包括浆液、黏液、浆-黏液)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,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,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。
OME根据病程长短,可分为急性OME(< 3个月)和慢性OME(≥3个月),其临床表现多样,急性期可出现耳痛、耳鸣、耳闷、自听过强、耳内异常声响等,长期不愈可引起听力损失、言语发育迟缓等。目前OME病因及发病机制认为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,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感染、免疫、环境和遗传因素等。
【资料图】
糖皮质激素
糖皮质激素局部或全身使用治疗OME有争议,但确有变态反应表现时可考虑酌情使用。
鉴于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,更推荐鼻用剂型。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与生物利用度有关,需长期使用时优先选择全身生物利用度低的制剂。
注意事项: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见,主要为局部反应,包括鼻出血、鼻干、鼻中隔穿孔、鼻烧灼感和刺激感、咽炎、咳嗽等,大多较轻微。避免朝向鼻中隔喷药可减少鼻出血的发生。
大多研究提示,鼻用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(HPA)轴无明显影响,对儿童身高发育与安慰剂也无明显影响。抗生素
考虑到抗生素的不良反应、耐药性及OME的自限性,在无明确合并感染证据时,不推荐常规使用。如青霉素类药物、头孢菌素类药物、大环内酯类药物、氟喹诺酮类药物等。
抗组胺药物
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,减轻鼓室和咽鼓管黏膜水肿及渗出。OME患儿缺少变态反应证据时,不推荐常规使用。
抗组胺药物有抗过敏、抗炎、抗胆碱作用,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不同,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,其中第二代中又有第二代新型之说即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。第一代抗组胺药物(镇静性抗组胺药物)如苯海拉明、氯苯那敏等;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、奥洛他定、咪唑斯汀、氮卓斯汀、卢帕他定等;第三代抗组胺药物(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)如地氯雷他定、枸地氯雷他定、左西替利嗪、非索非那定等。鼻用制剂如氮卓斯汀鼻喷剂、奥洛他定鼻喷剂、左卡巴斯汀鼻喷剂等;眼用制剂如酮替芬滴眼液、左卡巴斯汀滴眼液、奥洛他定滴眼液、依美斯汀滴眼液、依匹斯汀滴眼液、氮卓斯汀滴眼液等。
注意事项:不良反应有中枢抑制效应如镇静、嗜睡、困倦、乏力、幻觉、警觉性下降、头痛、头晕等;抗胆碱能效应如引起口干、眼干、便秘、心律失常、呼吸道分泌物黏稠、升高眼压、视力模糊、散瞳、尿潴留及排尿困难等,主要见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(镇静性抗组胺药物);其他有头昏、体位性低血压、胃肠道反应、感觉异常、肌颤、肌痛、关节痛、支气管痉挛、血管性水肿、水肿、惊厥、易激惹、情绪紊乱、癫痫发作、精神运动性损伤、转氨酶升高和肝炎等。
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(2021年版)》中指出,有些药物可抑制皮肤反应,致β-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假阴性结果,故皮试前应询问近期用药史,并在病情允许时停用可能干扰皮试结果的药物。全身应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停药至少2-3天,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停药至少3-7天,对皮试的影响才能消除。《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》(2017年)中指出,应用抗组胺药物可能影响皮试结果,皮试前应停用全身应用一代抗组胺药物(苯海拉明)至少72h,二代抗组胺药物(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)至少1周;停用鼻腔喷雾剂至少72h。
黏液促排剂
可促进咽鼓管类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,调节黏膜表面溶胶层和凝胶层比例,促进黏膜纤毛运输与中耳液体排出。OME患儿鼻腔及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较黏稠时,可酌情使用。
黏液溶解促排剂通常指黏液溶解剂和黏液促动剂,如氨溴索、N-乙酰半胱氨酸等。黏液溶解剂主要是调节黏液至正常范围并降低其黏滞度的一类药物;黏液促动剂主要是指提高黏膜纤毛清除率或刺激咳嗽反射的药物。黏液溶解促排剂对可疑或已有中耳积液者,有助于鼓室内积液的排出。
注意事项:氨溴索不良反应有恶心、呕吐、胃痛、消化不良、胃部灼热、胃部不适、食欲减退、腹泻等;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;罕见头痛、眩晕、血管性水肿。胃溃疡者慎用。
N-乙酰半胱氨酸不良反应为恶心、呕吐、呛咳、支气管痉挛、胃炎、皮疹等;其他有发热、寒战、转氨酶升高、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等。支气管哮喘、严重呼吸道阻塞等者禁用。
减充血剂
可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,使肿胀的鼻黏膜和鼻窦血管收缩,以减轻鼻充血,虽可减轻鼻黏膜肿胀,但对改善OME症状并无确切效果,且有不良反应,不推荐使用。
参考文献:
1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(2021)[J].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,2021,56(6):556-563
2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(草案)[J].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,2008,43(12):884
3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医-药专家共识(广东省药学会2021年6月21日)
4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[J].中华皮肤科杂志,2017,50(6):393-394
5抗组胺H1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[J].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2018,33(3):161-168
6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[J].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,2018,18(3):149-156
7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(2021年版)的通知-国卫办医函〔2021〕188号
8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[J].中华医学杂志,2017,97(40):3144
9陈新谦等.陈新谦新编药物学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8:798-811
10咽鼓管功能障碍专家共识[J].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,2018,53(6):406-409
11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(2019年版)[J].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2019,34(4):256-263
12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(2018)[J].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,2019,54(2):81-94
13普通感冒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[J].国际呼吸杂志,2021,41(12):881-885
14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[J].中华内科杂志,2012,51(4):330-333
15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[J].国际呼吸杂志,2015,35(1):1-5
16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:感冒和退热用药[J].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2009.24(6):442-445
17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(2013年)[J].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2013,28(9):680-685
关键词: